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渔港经济区青口中心渔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作者: 发布于:2021/7/7 22:35:55 点击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目前环评编制单位已编制完成《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渔港经济区青口中心渔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为广泛征求与该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有关单位与个人的意见,进一步做好编制工作,现将本项目环境影响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概况

1、项目概况

为满足赣榆区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保障渔民、渔船的生产和避风的安全,保障当地水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及小城镇建设,赣榆区委区政府决定在青口闸下游高标准建设青口国家中心渔港。本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如下:1)码头1612m;2)港池航道开挖169.70 万m3;3)应急救援综合执法中心2000 m2;4)卸鱼棚23696 m2;5)港口设备停放及维修用房9180 m2;6)道路55755 m2;7)场地56228 m2(建设备用地,一期只进行场地平整,用于二期建设);8)公共配套绿地(含公厕)20243 m2;9)港口大门及车辆管理设施 1 项; 10)港区污水处理设施1座(200m3/d);11)垃圾中转站195 m2(日处理量30t/d);12)渔港配套生产作业区(制冰楼)3168 m2(项目利用盐水制冰,制冷剂为R404A);13)供电照明设施1项;14)给排水消防设施1项;15)导助航设施1项;16)数字渔港1项;17)临时工程1项(主要为施工辅助用房及施工便道)。

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噪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连云港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9年度)以及企业所做的补充监测(检测报告文号:连智检(2021)第188号),项目区域环境空气中SO2、NO2、臭氧、氨和硫化氢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要求;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值。

青口河、朱稽付河、范河(调尾段)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SS满足水利部颁发的《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的三类标准。沙汪河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SS满足水利部颁发的《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的五类标准。

厂区厂界的昼、夜噪声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项目建设区域各点土壤各监测因子均低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二类用地筛选值;区域外各点土壤各监测因子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风险筛选值。

项目区域内地下水水质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Ⅴ类水。

(2)海水水质现状

2019年5月水质调查结果显示:油类、DO、镉、锌、砷、铬、硫化物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铜、铅、汞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pH均符合第三、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和磷酸盐部分站位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2019年11月水质调查结果显示:油类、DO、镉、锌、砷、铬、铜、铅、汞、硫化物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均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pH均符合第三、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和磷酸盐部分站位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3)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

2019年5月评价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砷、汞、铜、铅、锌、镉、油类、硫化物、有机碳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铬在第15号站位超过第一类标准,所有站位均符合第二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2019年11月评价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砷、总汞、铬、铜、铅、锌、镉、油类、硫化物、有机碳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4)海洋生物质量现状

2019年5月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海域生物质量状况良好。潮间带断面C中的双壳贝类缢蛏中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甲壳类、鱼类、软体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符合《全国海岸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的标准要求。

2019年11月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海域生物质量状况良好。潮间带断面A中的双壳贝类缢蛏及潮间带断面B中的四角蛤蜊各项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甲壳类、鱼类、软体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符合《全国海岸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的标准要求。

(5)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2019年5月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含量范围为0.92 mg/m³~2.58 mg/m³之间,平均为1.75 mg/m³。春季调查海域浮游植物III型网采水样的密度范围为1×103~1.288×104ind./m3,平均值为5.316×103ind./m3。整个春季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网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900,均匀度均值为0.906,丰富度均值为0.715。整个春季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网采水样优势种类(优势度Y≥0.02)共8种。主要优势种(优势度Y≥0.1)有1种,为中肋骨条藻,优势度达0.145。春季调查海域大型浮游动物密度范围为25.417~712个/m3,均值为169.532个/m3;中小型浮游动物密度范围为32.292~8887.5个/m3,均值为2535.421个/m3。春季调查海域底栖生物栖息密度范围为10~4110.0个/m2,平均值为400.0个/m2。

2019年11月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含量范围为2.79 mg/m³~5.37 mg/m³之间,平均为3.70 mg/m³;底层叶绿素a含量在3.08mg/m³~5.14mg/m³之间,平均为3.93mg/m³。调查海域共调查发现浮游植物67种。各站位网采浮游植物的平均值为6.6×105ind./m3,水采浮游植物的平均值为6.147×106ind./m3。整个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网采样品优势种类(优势度Y≥0.02)共7种。主要优势种(优势度Y≥0.1)有1种,为豪猪环毛藻,优势度达0.321。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10大类41种。大型浮游动物均值为1159.2个/m3,生物量平均值为0.069g/m3,优势种类(优势度Y≥0.02)共3种,分别为瘦尾胸刺水蚤、异体住囊虫和太平洋纺锤水蚤。调查海域共调查发现大型底栖生物37种,其中定量种类16种,定性种类29种,共有种类8种。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平均值为43.3个/m2,生物量平均值为54.92g/m2。监测海域4个断面共鉴定潮间带生物30种。

(6)渔业资源现状评价

2019年春季调查海域共检出鱼卵2科3种,分别是鳀科鳀鱼鱼卵、鲱科斑鰶鱼卵和鲱科鱼卵。仔稚鱼共检出3科3属3种仔稚鱼,分别是鳀科鳀鱼仔稚鱼、鲱科斑鰶仔稚鱼和海龙科尖海龙仔稚鱼。春季各调查站位鱼卵密度范围0 个/m3 ~10.1 个/m3之间,平均值为1.1个/m3;各调查站位仔稚鱼密度范围在0尾/m3~3.8 尾/m3之间,平均值为0.9ind./m3。春季调查海域共出现渔业资源44种,其中鱼类27种,占总种类的61.36%,虾类9种,占20.45%,蟹类6种,占13.64%,头足类2种,占4.55%。春季调查海域渔业资源平均重量密度为10.99kg/h,范围为5.74 kg/h~17.78kg/h;春季调查海域渔业资源平均数量密度为1436尾/h,范围为541尾/h ~3487尾/h。

2019年秋季调查垂直网定量均未发现鱼卵。水平网定性仅在8号和20号站位检测到1科1种鱼卵,是鲱科斑鰶鱼卵。12个站位鱼卵水平网定性各站位密度平均为1.17个/站·10min,范围为0个/站·10min ~13.00个/站·10min。本次调查水平网定性和垂直网定量均未发现仔鱼。调查海域共出现渔业资源44种,渔业资源平均重量密度为10.27kg/h,范围为7.43 kg/h~14.91kg/h。渔业资源平均数量密度为857尾/h,范围为527尾/h ~1644尾/h。渔业资源优势种有口虾蛄、日本鼓虾、赤鼻棱鯷、细巧仿对虾和三疣梭子蟹。调查海域渔业资源平均资源量为538.18kg/km2,范围为283.35kg/km2~828.24kg/km2。资源密度平均为44636尾/km2,范围为21958尾/km2~86477尾/km2。调查海域游泳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14,范围为1.74~2.53。

(7)鸟类现状调查

连云港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节点,是水鸟的重要越冬地。水鸟的种群数量及分布是衡量湿地青口渔港建设地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全年调查共记录鸟类88种,隶属于14目32科。2016—2020越冬期间共记录水鸟51种,隶属于8目12科。表明该湿地对候鸟食物补给以及越冬地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居留型方面旅鸟最多,冬候鸟次之,表明该地区在鸟类迁徙路线中以及水鸟越冬期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鸻形目鸟类主要分布在沿海的自然潮间带,退潮后和涨潮前泥质滩涂内鸻鹬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物种,而涨潮后鸻鹬类多选择人工鱼塘等生境作为高潮期的短暂停歇地。此外,反嘴鹬偏好选择河口地带作为主要的觅食栖息地。雁鸭类如斑嘴鸭、绿头鸭等不同于鸻鹬类,主要分布在鱼塘、芦苇塘等有大面积浅水区域的生境,而翘鼻麻鸭等由于喙的结构及取食习惯的原因,偏好在涨潮时随潮水移动快速取食。调查显示,调查区域内越冬雁鸭类偏好选择在人工鱼塘、芦苇塘和滩涂围湖内栖息。在自然湿地退化的背景下,人工湿地作为鸟类越冬的替代生境,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工鱼塘和芦苇塘等人工湿地为越冬水鸟提供了较适宜的栖息环境,这些区域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等资源丰富,成为水鸟重要食物来源。

3、海洋环境影响分析

(1)水文动力和泥沙冲淤环境影响分析

水动力数模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涨潮时,外海水流沿航道进入港内,大部分涨潮流量被引入开挖港池中;落潮时,水流由港池经航道流出。开挖航道内的涨落潮水流以平顺的往复流为主,港池内的涨潮流速较大,落潮流速小,存在逆时针的涨潮环流。港池、航道内的平均流速较工程前均有所增大,航道内的流速增幅较大。流速变化大的区域集中在开挖航道与港池附近,周边海域变化较小。工程前后的平均流速分布及变化幅度差别较小,工程后外海涨落急流场与工程前差别不大。

航道外海段的涨急流速在0.6~1.7m/s左右,落急流速在0.8~1.6m/s左右;航道进港段的涨急流速在1.2~1.4m/s左右,落急流速在0.7~1.1m/s左右。航道外海段的涨潮平均流速较工程前增大0.1~0.3m/s,进港段较工程前增大0.4~0.5m/s;航道外海段的落潮平均流速较工程前增大0.2~0.5m/s,进港段较工程前增大0.3~0.4m/s。航道外海段的全潮平均流速约为0.3~0.8m/s,进港段全潮平均流速约为0.5~0.6m/s;航道沿程的全潮平均流速在0.3~0.7m/s之间,航道全程内的涨、落潮平均流速较工程前均有0.3~0.6m/s左右的增大。涨潮平均流速大于落潮平均流速,涨潮历时短于落潮历时,属于涨潮占优型。

港池西侧靠近口门区域及南侧部分点位的涨急流速较大,最高达到0.6~0.7m/s;东侧和北侧点位的涨急流速普遍在0.3~0.5m/s。港内的落急流速普遍小于0.1m/s。港池内的涨、落潮平均流速较工程前增大0.1m/s左右。

泥沙冲淤和波浪数模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航道沿程均处于冲刷状态,航道外海段的冲刷深度普遍在0.2~0.6m/a,局部位置达到0.8m/a;进港段的冲刷深度稍小,在0.4m/a左右。矩形港池内呈淤积状态,且由于涨潮环流的存在,淤积分布形式与流态趋于一致,淤积厚度在港池中心和四角较大、平直岸段较小。港池内平均淤积强度为0.61m/a左右。四周平直岸段的淤积强度约为0.3~0.6m/a,港池中心和四角局部区域淤强可达1.2m/a。港区总淤积量为12.2万方/年左右。在遭受台丰或寒潮的大风期间,航道口门附近含沙量在6.0kg/m3左右,计算2天时间内港池内有0.1m左右的泥沙淤积厚度,港池中心和四周局部区域淤强可达0.3m左右。

(2)施工期悬浮泥沙对海洋水质环境的影响

悬浮泥沙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悬浮泥沙浓度大于150 mg/L、100mg/L、50mg/L、20mg/L、10mg/L的最大影响面积分别为60.28公顷、75.91公顷、97.64公顷、143.23公顷及274.22公顷,最远影响距离分别为21m、65m、147m、282m、614m。从对周边敏感目标影响情况来看,本工程建设引起的浓度大于10mg/L的悬沙泥沙影响到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和工程附近的现状养殖,影响面积分别约为130.8142公顷和130.4343公顷。

施工期间引起的悬浮物局部扩散的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悬浮物可在较短时间内沉降,受到影响的区域的水质、生态环境将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

(3)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航道需要疏浚,疏浚土方吹填至新建码头后方的港区陆域。航道疏浚会造成沉积物结构或成分发生重新分选,施工搅动会导致沉积物层次结构的变化,会对工程海域沉积物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污废水和固体废物不入海,也不随意倾倒,经统一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理,对海域沉积物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根据沉积物监测结果,工程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疏浚物总体质量较好,释放有毒物质的可能性较小,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沉降在工程周边海域,不会对沉积物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且当施工海域的冲淤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状态,沉积物环境将逐渐恢复稳定。

(4)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评估方法(试行)》和《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对本项目造成的生态损失进行估算。计算结果表明,综合项目占用海域和施工悬浮泥沙扩散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本工程生态损失金额合计约为559.13万元。

4、污染物排放达标可行性

(1)废水

根据清污分流排水体制,项目设备冲洗水经隔油处理后与垃圾转运站冲洗水、渗滤液、接收上岸的船舶生活污水、港区生活污水一起进入港区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的废水经区域污水管网进入新城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本工程船舶含油污水需经船舶自带的油水分离器处理后接收上岸委托海事部门处置。

(2)废气

污水站构筑物加盖并设置一级碱喷淋塔,垃圾转运站定期清运,每天两次,并定期喷洒植物除臭剂,并设置一级碱喷淋塔。码头卸渔棚定期喷洒植物除臭剂。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

(3)固废

项目产生的机修废油、隔油产生的油泥委托资质单位处置,船舶保养、维修废物、污水站污泥、废包装物、废灯泡与生产垃圾一起委托环卫部门处置。鱼货分拣产生的杂质与废渔具经收集后外售。

(4)噪声

本项目各噪声设备经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吸声、隔音、减震等措施后,得到有效控制,厂界噪声均能达标。

5、项目投产后区域环境质量与环境功能的相符性

(1)废水

经分析,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新城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从处理容量和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两方面综合考虑是可行的,能做到稳定达接管标准要求,也不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2)废气

经预测项目主要废气污染物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对周围环境及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大气功能区类别降低。

(3)固体废弃物

项目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处置,不直接排入环境,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4)噪声

项目的各噪声设备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经预测,厂界均能达标,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

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要求;选址位于赣榆区青口闸下游,符合区域用地规划要求;项目总体工艺及设备符合清洁生产工艺要求;各项污染治理得当,经有效处理后可保证污染物稳定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对外环境影响不大,不会降低区域功能类别;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好;具有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因此,从环保的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二、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组织,鼓励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

三、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通过电话、传真、书信、电子邮件、填写公众意见表等多种方式向环评编制单位和建设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

公众提交意见时,请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鼓励采用实名方式提交意见并提供常住地址。对于公众提交的相关个人信息,我司承诺不会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之外的用途。

四、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自公示之日起十个工作日

五、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江苏金海岸海洋经济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人:董杰文 

联系方式:Tel:18551021235    ;E-mail:360165731@qq.com

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及公众意见表见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82Awnxc7baTWl6hlT2YYA

提取码:h8sb


本文链接:http://www.lyggynf.com/a/news/2.html

上一篇: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渔港经济区青口中心渔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渔港经济区青口中心渔港改扩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机构比选文件

下一篇: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渔港经济区青口中心渔港改扩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机构比选文件